雷军连夜发布小米13:热搜霸榜!投资者不买账?

原定于12月1日盛大发布的小米13系列,因故推迟了整整10天后,终于在上周日晚7点迎来了首发,经历了漫长的预热期,雷军和众高管早已将小米13系列的核心卖点曝个底朝天,可能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而言,唯一的期待就剩价格揭晓环节,但是3999元/4999元的“良心”起售价却被质疑耍猴噱头,发布会期间小米几度冲上热搜,但似乎并未提振二级市场信心,股价仍然跌跌不休……

变相涨价!3999/4999竟成营销噱头?

好饭不怕晚,原本高通钦定独家首发第二代骁龙8处理器的小米,在眼睁睁看着首发、次发的荣誉相继被vivo X90和iQOO 11抢走后,索性将小米13的发布会延迟到12月11日晚,首发即首销,精准踩点双12开门红,也算是一步妙棋。

不过,亮点满满的小米13系列却没有迎来一致好评,网络一片吐槽声中,争议最大的当属定价了。

在小米13的价格揭晓环节,雷军无比激动表示,这一次,我们没有连夜说服高管,而是直接给到了最良心的定价,话音刚落,Duang,两个版本分别3999元/4999元起,正当米粉为小米振臂欢呼时,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原来3999元和4999元的逆天价格,对应的存储配置仅仅是8G+128G。

8G+128G是什么概念呢?在被贴了多年高价低配标签的OPPO和vivo身上,它们的旗舰机,起步起码都是8G+256G了,顶配更是一步拉满到16G+512G,而按照绝大多数普通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说,安卓阵营,一台128G存储的手机,扣除掉系统和APP占用的空间之外,已经没多少富余空间了,可能买回来几个月,就得往PC上备份照片和视频了,而256G呢,起码能保证用户大半年以上的空间富余。

也就是说,虽然3999元、4999元听起来良心,但其实就是刻意为拉低起步价设置的一个版本而已,普通用户起码得选8G+256G才用得放心,反映到小米13系列上,那就是说,真正的起步价是4299元/5399元,当年1999元卖爆的小米,如今已动辄5、6千,着实令人感慨:再不努力,你连小米都买不起了。

当然,客观来看,小米13系列的配置水准,放到华为身上,起码得卖贵2000,只不过,小米目前并没有这样的溢价实力,而且连3K+的市场都没吃透,在高端市场也的确缺乏号召力和话语权,因此,大众认知层面,觉得小米13贵,也是合情合理的。

更关键的是,认为贵的呼声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米粉群体,这个就比较尴尬了,米粉群体中有很多学生和收入不高的职场新人,他们的消费实力有限,花五、六千买小米,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当然,这不是小米的错,这部分米粉应该是红米的主力消费人群。

小米13这波被吐槽的第二弹,那便是配色了。

雷军这次满怀欣喜地推出了小米13限量定制色,共有红黄蓝绿四大配色,不过这一次未做任何调色,上来都是原色呈现,高饱和度一度让网友不忍直视,我们还是看图说话吧。

图源:小米官方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网友制作

当然,价格被吐槽也好、配色被调侃也罢,挡不住拥有极窄四等边惊艳正脸的小米13的热卖,昨晚首波开售后,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目前小米商城等线上电商渠道皆显示预约状态,下一波将在14号开放购买。

按说,这供不应求的现象,说明小米凭强大的产品力成功俘获了用户,这一代不出意外将会大卖,小米的Q4财报也将大概率回暖,这些利好讯号,是能有效刺激到二级市场的,岂料,截至12月12日收盘,小米股价跌超2.6%

产品配置拉满,竞争力也较突出,此外还有史上最强的小米万兆路由器等系列AIoT新品发布,怎么就提振不了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呢?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小米如何打破“逢发布会必跌“魔咒?

华为Mate50一场发布会,就让“向上捅破天”的卫星通信成了大热话题,相关的卫星通信概念股更是一度大热,怎么到了小米发布会上,连发了一系列新品,并且有多项自研的技术加成,怎么连自家的股价都带不动呢?

12月5日~12月9日,小米集团回购了230.00万股,最终小米集团-W港股上周累计涨13.44%,本月小米累计涨11.24%,不过拉长时间尺度就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今年小米股价已累计大跌39.26%,近52周跌40.21%。

遥记2021年1月4日,小米股价突破35港元,创历史新高,雷军激动表示“小米股价相比IPO发行价翻倍后,再也不用关心股价了,股票软件统统删掉”

可如今,看着跌到仅剩11港元出头的股价,不知雷军会作何感想……

投资者们为什么不看好小米了?

小米新能源汽车业务面临的不确定性或是因素之一,截至目前,对外营造出热火朝天造车的小米,尚未拿到造车牌照(生产资质),不日前宝沃破产,坊间一度盛传雷军或接盘,但最后无疾而终。

虽然《中国日报》曾发文称“小米造车正在按计划进行,目前不需要牌照”,但包括彭博社在内的诸多财经媒体皆认为,小米的电动汽车业务能否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言下之意,雷军早前宣称的2024年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尚存在不确定性。

虽然小米集团总裁王翔曾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重申“小米有信心在2024年实现电动车正式量产”,但有关小米汽车的实质进展还是遭到了各界的质疑。

据《出行范儿》从接近小米内部人士获悉,小米自动驾驶业务正在进行人员调整,原定的全栈自研或将暂时转为供应商方案,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不少小米汽车的员工认为,2024年首款产品明显缺乏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江湖,除豪强特斯拉之外,还有比亚迪和广汽埃尔这对实力派玩家,蔚小理如今已居二线,业绩大幅下滑的小鹏更有出局的风险,这些在电动车市场真金白银砸了数百亿的玩家们都如履薄冰,技术储备上并没突出亮点的小米,凭什么决胜千里?

再回归到小米主业手机上,虽然全球市场,小米仍然是出货量第三名,仅次于三星和苹果,但是在国内市场,小米却长期以来都被OPPO、vivo和荣耀等友商压制,雷军一直喊对标苹果,可在国内消费者眼里,什么时候能把OV斩于马下都是未知数。

当然,小米13发布伊始,如果一切能按雷军预料的走势来,最终小米13系列能够在12月截至31日前,为小米创造破百万的销量的话,那么,Q4的财报一定会很亮眼,届时小米的股市表现或迎来转机。

雷军感动天感动地,但仅凭一场发布会,显然难感动投资者,资本只相信回报率,小米冲高之路,还有多少赢面?

拭目以待!

科学家发现史上最坚韧材料!iPhone 15有机会用上?

【手机中国新闻】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存在,但它的昂贵和特性注定做不了材料,因为科学家需要的是既坚固又有延展性的材料。但真的有这样的材料吗?

iPhone 14系列

12月13日消息,据报道,由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在研究铬、钴和镍制成的合金CrCoNi时,测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坚韧度,并将相关成果公布在了近期的《科学》杂志上。与现有大多数其它材料相反,这种合金随着温度降低,其坚硬度和延展性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还会提高。

相关报道

有博主开玩笑说,iPhone 50系列将采用这种金属材料做边框。如果这有可能,手机硬度是够了,但硬邦邦的手感又如何呢?而且现在的手机根本没有必要使用这种材料,一是成本问题,二是很多材料都可以代替它。

据了解,iPhone 14普通版的机身边框材质是铝金属,前后为玻璃材质,而高端的iPhone 14 Pro系列机身边框材质为不锈钢,前后也是双玻璃,后盖玻璃有磨砂质感,手感还不错。而明年发布的iPhone 15系列估计会继续沿用这种材料。

三小时内部发言,刘强东批评了哪些人哪些事

创始人的罕见参会、一场严肃的批评、雷厉风行的措施出台 —— 在京东这家公司,这些信号都说明了一件事,创始人刘强东又一次回到前台。

《晚点 LatePost》独家获悉,上周末,11 月 20 日,在京东经营管理培训会上,身处香港的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会议中视频接入,称高管们偏离了公司经营战略的核心 —— 即成本、效率、体验。

刘强东还批评了零售业务高管,称自己在听战略会时,“高管们谈花里胡哨的故事太多,但谈成本、效率、体验太少,如果对如此核心的战略都把握不够,那将很难带领团队长远走下去。”

一位京东人士称,近期各部门都在复盘双十一,这次会议上的批评可能与双十一增速不达预期有关。《晚点 LatePost》了解到,今年双十一前,京东原定的 GMV(成交额)目标是同比增长 20%,但实际距离较远。天猫、拼多多也均未披露具体 GMV 数据。

刘强东的发言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京东的经营管理培训会每半年举行一次,集团总监及以上中高管、管培生在内共约 500 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一些京东人士看来,刘强东此次发言的重要性和严厉程度,不亚于 2019 年。

当时,京东正处于股价低点,增长乏力、士气低落,问题也在那时涌现,公司的几十万人对业务去往何处没有共识、做事没有统一标准、文化价值观不明晰。

刘强东在 2019 年初的内部管理会议上痛斥高管 “人浮于事、拉帮结派” ,一位管培生回忆,一向脱稿发言的刘强东难得地带了一张纸上去,“说明他已经想好要批评谁,轻重都想好了。”

同月,京东宣布在年底前末位淘汰 10% 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开始推动 “核心高管轮岗” 计划,并全力支持时任零售集团的 CEO 徐雷掌管具体业务。当京东重回正轨之后,刘强东又逐渐淡出京东具体事务,越来越放权。

上述情景和 2016 年惊人的相似。2013 年刘强东离开京东去美国留学,第一次尝试放权,但在 2016 年强势回归,并批评公司组织效率和战斗力都在下降。一年后,京东在 2017 年实现了上市后首次单季度盈利。

从 2016 年、2019 年再到如今,京东经历了多次收权放权的过程,恰巧三年一轮回。每一次,刘强东都会在集团掀起一场新的变革,同时又会强调团队要回归始终不变的 “成本、效率、体验” 的经营理念。

根据京东 2021 年报,刘强东拥有京东 13.8% 的股份,76.1% 的投票权。无论身在何处,他依然紧密关注公司业务发展,他会查看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的工作周报,参与每周一的集团早会,也会定期和管培生们吃饭谈话,每年面向管培生做分享。

《晚点 LatePost》独家了解到刘强东内部讲话的部分内容,摘取了其中的关键内容,它们由多位京东与会人员所述。

一场严肃的批评

– 刘强东说在部分高管身上看到的问题包括:能力不行、价值观和集团不匹配、组织效率低下、推进业务缓慢等。

– 点名批评零售业务高管,称高管们偏离了经营战略的核心,即成本、效率、体验三点,并将体验进一步细化为产品、价格、服务三个方面。他说,“与此无关的一切工作都是无效的!”

– 刘强东称自己在听战略会时,听高管们谈花里胡哨的故事太多,但谈成本、效率、体验这几点太少,如果对核心的战略都把握不够,将很难带领团队长远走下去。

– 刘强东还提及,自己早年为京东商城做客服时,直接就在办公室席地而卧,他把闹钟设定为两小时响一次,每次闹钟一响,就会在木地板上震动发出声响,他就爬起来回复顾客消息。他对高管们说,如果只从这个故事里看到励志,那是不够的,应该看到的是永远以用户体验为先。

– 刘强东说,“我讨厌去做一家平庸的公司,如果我们是一家平庸的公司,我宁愿把它关掉。”

京东目前的核心业务为零售、物流和科技,其他业务包括健康、京喜、国际、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仓库、物流园等解决方案)、工业品(工业采购平台)、安联保险。

京东零售目前依然为京东贡献核心收入,在今年三季度实现 2119 亿元收入,占总收入 87%,增速约 6.9%,这一增速虽高于全国社会零售大盘,但低于全国线上实物商品的增速。

京东的一般商品(主要为食品粮油和日用品等超市品类)本季度收入 777 亿元,低于预期的 846 亿元,同比增速下降到 3%,不及二季度的 8%。可以看出,京东在超市品类上的增长受到了其他公司社区团购、同城零售等模式的冲击。

直播电商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据星图数据,今年双十一 1.1 万亿元的销售额中,抖音、快手、淘宝直播销售总额占比 16%,但销售总额同比增长 146%,而天猫、京东和拼多多三家平台的销售总额增速为 2.9%,其中京东、拼多多增速高于天猫。

京东第二大业务是物流,今年三季度收入 357.71 亿元,占该季度总收入 14.7%,同比增长 38.9%,实现两个季度的连续盈利。不过从 9 月至今,全国 17% 的客户地址因为疫情影响无法送达,今年双十一大促的订单取消率也高于往年。京东集团 CEO 徐雷说今年京东在物流上遭遇了疫情三年以来最大的挑战。今年各家物流企业的履约都面临巨大压力,上海封控期间多家快递公司都出现了中断。

今年三季度,京东的经营利润达到 87 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 26 亿元增长较快,但动力更多来自于 “降本”,而非业务本身的增长。履约开支、营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这几块主要成本几乎零增长甚至有下滑。毛利率在三季度达到 14.87%,同比提升了 0.65%,主要由于公司减少了用户补贴。

一边减少运营成本和用户补贴,寻求公司盈利,另一边刘强东又强调零售业务要回归用户体验和低价心智,这无疑对管理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在盈利和低价之间寻求平衡。

强调低价才是武器

– 刘强东认为,京东已经让一些消费者有了越来越贵的印象,京东应服务多层次的消费者,既要考虑有钱人,也要考虑普通人。中国还有部分家庭没吃过优质的猕猴桃,如果能让这些家庭几元钱就能买到一斤猕猴桃,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 刘强东告诫管理者,不能因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好了,就忽视了很多基层消费者的诉求,他们在消费上仍追求产品的极致性价比。作为零售商,大家要做的不是代替用户去做判断产品好不好,而是千方百计地通过供应链的效率提升去把价格降下来,把服务提上去。

– 今年双十一前,刘强东回复员工周报,称京东的零售业务经营文化在逐渐丧失:

– 随着 3C 家电业务的成功,很多兄弟开始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丝毫不再关注我们的低价优势,这样下去早晚会成为第二个苏宁!

– 如果把零售业务的客户体验分成三要素 —— 价格、品质和服务,低价是 “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 “0”,失去了低价优势,其它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

– 零售应该每年都要举办数场零售文化和经营理念培训会,绝不能成为了第一就忘记了 “低价是我们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

– 去年底面向管培生的分享会上,刘强东提到,尽管有些公司四处征战,但最终都会回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事。

今年双十一前,京东零售各个板块调整了促销策略,一些白酒销售甚至跌破了进货价,直接导致泸州老窖要求暂停和京东的合作,五粮液则要求扣除京东 365 万元的市场支持费用。

一位京东人士称,和拼多多、抖音等渠道相比,京东目前确实很难做到有竞争力的低价。

不少品牌方为了在抖音上做新品首发、市场推广,会给抖音更高的抽成比例,例如同样一件商品,同一个售价,品牌会给抖音直播间 30% 抽成,但只会给京东 15% 抽成;一些小经销商还会将避税商品、跨区域销售的线下商品转到拼多多、抖音等渠道上卖,因此同样的货品会比京东更便宜。

京东作为品牌方的大经销商,直接和品牌官方总代进货,签订年包合同,价格和利润率固定,价格调整空间小。

京东还彻底改革了采销机制。此前京东的采购、销售职能都由一人负责,从今年初开始,京东 3C 、商超部门开始试点 “采销控” 分离政策。

“采”,由专业买手根据用户的精准需求采买;“销”,销售员工负责前端流量、市场推广资源分配,并以前端流量资源为筹码和品牌方争取更加优惠的价格;“控”,则要提升仓配履约效率,做更精细的库存管理、货品周转管理。

雷厉风行的奖罚

– 今年年底京东将对 10% 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进行末位淘汰。

– 重申京东的 “3 毛 5 理论”:京东如果赚 1 块钱,分给合作伙伴 3 毛,7 毛留给京东,其中 3 毛 5 留给员工,3 毛 5 投入未来发展。这样做是为了让合作伙伴有收益,让员工有干劲,让产业链处于健康良性的发展环境中。

刘强东在 11 月 20 日的中高管会议上宣布,今年年底将对 10% 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进行末位淘汰。一位参会的员工说,他全程都觉得很紧张,听到淘汰计划后,他看到 “一些人的脸色变得很难看”。让他没想到的是,会后第三天他就将面临降薪。

11 月 22 日,刘强东发全员信,称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对 2000 多位集团副总监以上管理人员减薪 10% – 20%,职位越高降得越多。

据了解,京东自刘强东往下的大致管理序列是董事局主席刘强东 – 集团总裁兼 CEO 徐雷 – 子集团一号位 – 高级副总裁 – 副总裁 – 高级总监 – 总监 – 副总监,其中副总监年薪区间在 80 万 – 150 万元、总监年薪约 100 万 – 200 万元,基本都包含股权激励。

他同时宣布提高员工基础保障、增设 100 亿元无息房贷,他个人捐款一个亿大幅扩充 “员工子女救助基金” 的规模。今年 7 月京东完成收购德邦后,京东将逐步把德邦的外包员工转化为正式员工,缴齐五险一金。

外卖项目未上线先搁置

过去一年,京东重新聚焦零售业务,叫停多个经营状况不佳的新业务。

2020 年底,京东加入社区团购之战,京东成立京喜拼拼事业群,准备以此打好下沉市场之战。今年上半年,京喜拼拼大半省份的 C 端业务已被关停,目前京喜已经重新划拨回京东零售集团;今年 10 月,京东国际关停了欧洲业务,裁撤了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地区部分业务,该业务曾被寄予希望 “再造一个京东”,但因短期难以盈利不得不收缩。

京东集团新业务主要包含京东智能产业发展、京喜、京东国际、技术创新等,去年三季度亏损 20 亿元,一系列调整过后,新业务今年三季度净利润达到 2.8 亿元。

今年 6 月,我们曾报道京东将试点餐饮外卖业务。一位京东人士称,此前京东在郑州、长沙两个城市已接洽好部分餐饮商家,也完成了上线的技术支持,以及准备将达达接入配送的后端系统。

然而京东外卖业务一直进展缓慢,至今仍未上线。据《晚点 LatePost》了解,考虑到疫情不稳定影响配送、投入巨大等,目前京东的外卖项目已被搁置。

提供餐饮美食、景点门票、商超生鲜等到店电子券的 “京东同城购” 小程序已经在今年 10 月暂停提供服务,少量商家转到名为 “京东同城推” 的小程序上,相比之下 “京东同城推” 的到店优惠券类目更少,普通消费者也不能直接使用,只能把到店券分享给好友赚取几分到几毛钱的佣金,分享前还需输入邀请码,看得出来该项目仍在尝试阶段。

“京东同城购”(左)与 “京东同城推”(右)的小程序界面差异

外卖已经是一个充分竞争的成熟市场,美团在这一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京东如果要入局,必然开启一场新的烧钱大战。但京东今年的整体基调是降本减亏。

上周的三季报电话会上,京东集团 CEO 徐雷的发言印证了这一点,他说今年京东利润增长的动力之一是各种 “降本” 措施,明年开始,京东会将更多精力放在 “增效” 上,徐雷说,“整个组织还有太多的效率可以提升。”

近十年,刘强东将权力几放几收,表面看,每次都是放权到一定阶段,市场竞争加剧,股价暴跌、营收增速下滑,然后刘强东重回业务一线,带来的往往是股价上升、增速上升和士气回归。

无论是 2016 年还是 2019 年,刘强东 “回归” 后的重点都是让京东回归到以零售为核心的主航道,调整优化业务和组织。这次也不例外。

作为创始人,刘强东希望公司能建立一套自我运转和发展的体系,因为他认为公司不可能永远依靠人治。但至少在目前,他依然牢牢把控着这家公司,这家公司也还离不开他。京东员工也相信,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变,京东怎么变,但刘强东不会变。

腾讯控股:南非大股东恢复减持 近一个月抛售7890万股

财联社11月24日电,据腾讯控股(00700.HK)最大股东南非Naspers荷兰子公司Prosus的资产净值报表显示,截至11月23日持有腾讯控股26.137亿股,比10月28日持有的26.926亿股减少7890万股,这意味着恢复了减持。此前,在9月9日至10月28日的一个多月里,Naspers阶段性地停止减持腾讯股票。

比亚迪宣布今年第三次涨价,新能源车型售价上调2000元-6000元

11月23日消息,比亚迪汽车发文称,将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具体车型的调价通知将另行发布。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据比亚迪公告,此次对新能源汽车提价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台、纯电动车12600元/台)。此外,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今年以来,比亚迪汽车销售火爆,前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近140万辆,同比增长234%,取代特斯拉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这直接推动了比亚迪业绩的提升。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2676亿元,同比增长84%;净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281%。

这是比亚迪今年以来第三次宣布涨价。今年1月,比亚迪称,受原材料价格大幅增长和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退坡的影响,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指导价上调为1000-7000元不等。后又在3月15日,比亚迪再次称,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指导价上调3000-6000元不等,将于3月16日零时起正式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比亚迪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特斯拉近期则多次降价促销。最新报道称,在经历过两次促销后,特斯拉的订单增量仍不及预期,会在年底前推出新的降价手段,促进销量。不过,特斯拉表示该消息不实。

护城墙坍塌?5G专网放开,对运营商影响几何?

近日,工信部给中国上海商飞发放了国内第一张企业5G专网的频率许可,用于商飞公司独立建设5G专网。

有分析人士称,这标志着国内电信运营商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护城墙”正在坍塌,将动摇运营商未来发展之基。

那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一事件呢?白犀牛谈谈我们的看法。

什么是5G专网?5G专网是在特定区域实现网络信号覆盖,为特定用户在组织、指挥、管理、生产、调度等环节提供通信服务的专业网络。5G专网对应的就是5G,而公网与专网的区别主要在于公网为社会大众服务,而专网为特定对象服务。

此前,工信部只给运营商企业授权了5G专网的频谱,其他企业需要使用5G专网,就只能找运营商企业合作。

而基于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运营商也为此推出了三种合作的模式,比如,中国移动就推出了“优享”“专享“尊享”三种模式——

优享模式(公网公用)是在公共网络基础上,通过QoS、网络切片等手段,满足客户对特定业务的网络速率、时延、隔离性优先保障需求。

专享模式(公网专用)是在局域增强覆盖基础上,通过边缘计算、数据分流等技术手段,满足客户对超低时延、数据不出场等业务需求。

尊享模式(专网专用)是通过基站、频率、核心网设备的专建专享,为企业客户构建专用网络,满足客户对高安全性、高隔离度等定制化建网需求。

比如,此前中国移动和宁德时代宣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5G企业专网,正是采用了与公网部分共享的“专享模式”。

事实上,不光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都分别提供了分级的5G专网产品体系,各家对于不同级别5G专网有不同的名称,不过其分类的逻辑和同一分级的内涵基本是一致的,可以说是按照与公网的共享程度分为三个级别。

基于这三种模式,三大运营商广泛地与垂直行业众多企业开展了5G专网的合作,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三家运营商截至2022年6月初打造的5G专网项目情况如下:

中国移动已累计落地5G专网项目4400余个,在工业、能源、港口、矿山等行业头部企业落地。

中国电信已累计打造5G定制网项目超2500个,在工业、交通物流、医疗、教育等“扬帆”行动计划的15个行业,与数百个大型企业开展合作。

中国联通已打造了15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项目,覆盖钢铁、采矿、教育、文旅、医疗等20多个细分行业。

那既然三大运营商已经推出了贴近垂直行业需求的分级服务体系,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各行各业、各大企业的各类业务的网络需求,为什么此次工信部还是打破了这个延续已久的“潜规则”,发放了国内第一张企业5G专网的频率许可呢?

企业希望自建独立的5G专网的目的无非三个:

第一、出于信息安全性的考虑,毕竟哪怕是最高级别的“专网专用”模式,网络还是掌握在运营商手中,对于高级别的保密信息,还是希望能够不经他人之手;

第二、出于业务灵活性的考虑,垂直行业的业务形态千奇百怪、层出不穷,而且迭代频繁,依靠运营商的建设的公网进行虚拟化共享,显然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灵活性。企业想要自建5G专网,一部分原因是想要摆脱运营商的限制,真正把基础设施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三,出于成本可控性的考虑,5G专网作为运营商当前的重头业务,肯定是希望能带来丰厚收益的,这不可避免地将发生与垂直行业争利的局面,企业想要自建5G专网,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节省成本。

此次,工信部向商飞公司发放第一张企业5G专网的频率许可,我认为应该是出于信息安全性的考虑。毕竟商飞公司承担着国内民用飞机的设计、研制、生产、试飞、技术开发等重责,对国内航空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授权频谱自建独立的5G专网,对其数据和信息安全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

那工信部后续会继续面向其他企业大规模发放5G专网频谱吗?会不会如同部分分析人士称的“将彻底摧毁电信运营商赖以生存的护城墙”?

我认为不会。原因有四:

第一,频谱资源有限。

当前,据了解,工信部现已划出 5925~6125MHz和24.75~25.15GHz作为5G工业无线专用频段,从资源上看,相当有限,不可能面向众多企业发放专用频谱许可。当然,后面还有5G毫米波频率仍在规划中,可作为工业专业频段。

商飞公司获得第一张企业5G专网的频率许可,这件事情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商飞公司的企业性质,二是跟高层调动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其他企业想效仿商飞公司,申请获发5G专网的频率许可,我认为这里面难度很大。未来,或许还有其他企业获得许可,但范围应该局限于那些举足轻重的“国之重器”。

第二,5G专网的建设、运营具有一定的门槛。

术业有专攻,各垂直行业一直以来作为网络的使用方,在基础网络的建设、运营上并不专业,一套完整的5G专网包含了RAN、核心网、交换机、管理系统和应用,建设过程相当复杂,而建成后的运营运维更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工作。要自行建设、调试出一张优质的5G专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它们可以找华为、中兴、诺基亚等设备商来负责建设和运营,但是,既然是找华为、诺基亚这些厂商来建设和运营,为何不直接找运营商呢?!

第三,自建5G专网性价比未必高。

建设一张企业拥有所有权的5G独立专网需要大量的投资,尤其是跨省市的基地模式的5G专网,其建设投入很高,普通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肯定是无法承担购买和部署全套5G网络的费用。

哪怕对于财大气粗的大型企业,自建5G专网性价比未必高,毕竟不是每家企业都有高保密性的需求,强行自建5G专网,其建设投资和后续的运营成本,将为其财务报表带来沉重的压力。

因此,我认为,未来5G专网不可能出现大量“企业自建的5G专网”,与运营商合作才是常态。最终应该就是邬贺铨院士所建议的状态——

①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切片方式使用公众通信网;

②运营商向企业出租专用基站和下沉到企业的UPF,核心网控制面在运营商,但基于IPv6的UPF分流,可保证企业敏感数据不在公众网落地;

③大企业申请专用频率自建5G专网,可实现灵活按需分配TDD上下行时隙,该专网仍可交由运营商代维。

可见,运营商的“护城墙”并未坍塌,更关键的是,运营商的护城墙将不再是“一纸政策”,而逐渐转变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熬夜加班也被裁?马斯克和Twitter员工的恩怨远未完结

马斯克和 Twitter 员工爱恨情仇就是今天的流量密码。

所以有人要伪装 Twitter 被裁员工;有人要在 Twitter 上掷地有声地和马斯克带领的 Twitter 2.0 割席;甚至小红书用户都会看图编故事写一个熬夜奋战却被马斯克捅刀辞退的故事。

一个叫作 @湾区搬砖工 的小红书用户就拿着一张马斯克与员工熬夜奋战的图片讲了一个和偶像一同熬夜奋战的故事。这个故事也具备了当下看客最爱的反转情节,打工人第二天就得知自己被裁,和马斯克奋战成了最后的人生高光,接下来也得为如何找工作发愁不已。

▲ 小红书上的反转. 图片来自:@Madyke

只是这个 @湾区搬砖工 的账号之后删除了这些内容,再加上内容包含了网友最爱的反转梗,不少人都觉得是有人在拿马斯克和 Twitter 员工玩梗。但玩梗之外,马斯克和 Twitter 员工的理念冲突却是真实存在的。

996,886

如果把自己代入一下 Twitter 员工,那你也会觉得他们这一个月的生活多少有些「兵荒马乱」。

在过去一个月里,Twitter 员工这个群体已经变成了新闻的主角。

▲ 假扮的 Twitter 被裁员工

你熟知的头号网红马斯克抱着水槽进了你工作的公司总部。他对着你们承诺,媒体报道的 75% 裁员是不可能的,他不会裁那么多人。但你们依旧不安心,不裁员 75%,有没有可能裁员 50% 呢?这依旧意味着大量的同事会没了工作。

很不幸,你的预感成真了,他还真要裁员 50%。

你和你身边的同事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如果你是通过公司有效知道大裁员的存在,这证明你的工作保住了。如果你是从个人邮箱知道了这个消息,说明你被裁了,你的公司邮箱和个人权限都已经被回收。

你没被裁,但你好像也开心不起来。因为保住这份工的你忙得没时间开心或惆怅,你的新老板脑子里有 100 个新点子等待实现。你每天关注着新老板的 Twitter,生怕他直接宣布了某个新功能你们就得加班上线——这种事不是没发生过。

▲ Twitter Blue 就是这样匆忙上线的产品

原先在你们的产品上上线一个功能需要多个团队进行小半个月的讨论才可以,但现在,老板的想法大于一切。你还得在同事变少的情况下更快完成工作,你和同事也把睡袋放到了工位旁,缩短通勤时间,保证工期。

这么快的迭代和变化出了一些问题,新上线的功能被一些用户用错了地方。这导致上市公司的股市暴跌,你们平台收到了更多批评和质疑,更多的广告主宣布退出。

▲ Dell-E 生成的小蓝鸟图片

在工作上,你原以为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但新老板的邮件告诉你一起花更多时间奋斗才是常态:「展望未来,要建立一个突破的 Twitter 2.0,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取得成功,我们需要非常坚定。这将意味着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只有出色的表现才能算及格。」

工作会更辛苦,你很确定。原先完善的福利没有了,原先乐意和员工交流的高管被裁了,原先你熟悉的工作流程都因为新老板的到来变得完全不同。你真的犹豫了,我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份工作?

▲ 马斯克的全员邮件

新老板要求你在邮件中所附的在线表格写上自己的名字,那代表你已经准备好了为 Twitter 2.0 时代开始奋斗。这意味着更多的加班,更少的福利,更高压的工作。如果你不填表格,你的结局就是拿着三个月的遣散费离开 Twitter。这意味着残酷的求职市场和招聘收缩的现实。

上周四,是填写表格的最后期限,你和同事为此事已经讨论了很久。

是继续,还是及时抽身?没有答案。

Twitter 员工&马斯克,关系剑拔弩张

Verge 报道称,很多 Twitter 员工选择了抽身离开。

有 Twitter 关键团队的成员接近全员离职。Twitter 原先有近 7600 名员工,而在马斯克要求他们为公司进行高强度工作后仅仅剩下 2700 名员工, 数百名员工选择了辞职。

在 50% 左右的大裁员后,更多员工拒绝了马斯克近似 996 一般的奋斗要求。Pragmatic Engineer 则报道称内部民意调查显示公司只有 25% 的软件工程师打算留下,很多销售团队一人不剩。员工的不满到达新高峰,甚至有人怀疑马斯克是否真的会支付 3 个月的遣散费。

新老板和旧员工之间的关系用剑拔弩张来形容也不为过,两方甚至在社交平台进行过公开的「友好交流」。

上周马斯克就和软件工程师 Eric Frohnhoefer 就曾在自家平台上公开「讨论」Twitter 产品的某个问题。想法不一样很正常,但最终两人的讨论是以马斯克的「你被炒了」作为结尾,这就不太寻常了,Frohnhoefer 也证明自己的确无法再登录 Twitter 内部系统,的确是被炒了。

而在公司内部 Slack 上,公开批评马斯克的员工也是同样的结局。有员工收到的解雇邮件声称他们违反了公司政策,有人猜测这是他们在内部 Slack 中公开批评马斯克的回应。

如果是真的,这也不让人意外,毕竟这种事情马斯克在 SpaceX 也做过。

当时马斯克正在收购 Twitter,因此常上头条。SpaceX 部分员工选择写了一封公开信批评马斯克的高调「常让人分心和尴尬」,并要求公司对马斯克进行一定的约束。最终,写这封信和帮助这封信传播的人均被开除,SpaceX 的 COO 表示「我们不需要这种过度的行动主义。」

工作压力大,新老板的风格也较为不同,不仅接受不了批评和建议,还很有主见。在这种情况下,Twitter 不少员工都选择拿遣散金离开。在马斯召集全体员工视频会议介绍自己的主张时,甚至有很多员工选择直接下线,彻底不奉陪了。

员工反应如此激烈,Twitter 也做了更多应对。或许是害怕选择了离职的员工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Twitter 关闭了所有办公大楼,21 日重新开放,并对员工重申:「请继续遵守公司政策,避免在社交媒体、媒体或其他地方讨论公司机密信息。」

Twitter 不稳,加班难救

至此,Twitter 员工已经大幅减少,现在还在继续工作的员工只剩下 35% 左右。

马斯克一边说「最优秀的人都留下来了,所以我不是特别担心。」另一边公告已完成裁员,正在积极招聘工程师和销售员工,并鼓励员工进行推荐。虽然招聘网站尚未列出任何 Twitter 正在招聘的职位,但马斯克在内部会议中表示「擅长代码的人是最优先」考虑的。

只是招人都是后话了,一下子少了近 65% 的员工,给 Twitter 这个上亿用户的平台带来了新考验。

目前 Twitter 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Twitter 的短信服务就无法正常使用,用户想要验证自己的身份时,总是会收到报错导致登录不上;Twitter Blue 订阅服务也出了问题,无法查看整个平台中最受欢迎链接,这个功能就像被取消了;保存的推文草稿也会被莫名删除,保存失败。

一位 Twitter 员工透露,由于目前维护关键服务的全天候轮班员工都不够用,这部分员工已经开始外出「借人」,试图通过培训公司其他部门的同事来帮助减轻工作量。

屋漏偏逢连夜雨,人力不足还撞上了世界杯。

Twitter 对世界杯的流量骤增是有经验的。2010 年世界杯每次射门、点球和黄牌或红牌的出现都会导致推文骤增,当时的 Twitter 常常宕机无法使用。但四年后的世界杯,Twitter 已经完成了自我升级,世界杯成了平台吸引新用户最好的引子。

现在世界杯又来了,流量又要猛增,但 Twitter 的员工还不够了。一名了解 Twitter 指挥中心运作情况的前员工就预测世界杯期间 Twitter 有 50% 的几率会发生断线等重大故障。

▲ 大部分 Twitter 用户都是球迷

事实上 Twitter 的乏力现在就已经出现了。

有研究发现,Twitter 没能对用户在世界杯前一周的举报的 100 条种族主义推文进行处理,100 条推文中只有一条被删除——这条推文还被举报过 16 次存在种族歧视倾向,99 条依旧存在。

作为对比,去年英国足球输给意大利后,Twitter 删除了 1000+ 条针对三名黑人球员进行侮辱咒骂的推文。只是今年这种效率高处理快的场景恐怕很难再现,哪怕每个员工都不眠不休地赶进度,也填不上人员流失的巨大缺口。

对马斯克的 Twitter 2.0 而言,这可能是迈向新时代的阵痛,也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长期混乱的缩影。

NASA :到2030年,科学家可能将在月球生活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生活在月球上?据英国《泰晤士报》2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到2030年,科学家或将在月球生活。

当地时间16日,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搭载“猎户座”飞船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阿耳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飞行测试任务。“猎户座”飞船项目负责人霍华德·胡表示,在2030年之前,人类可能实现在月球上持续活动“一段时间”,有栖息地可以居住,并使用漫游车进行科研工作。月球表面将建立一个永久性基地,宇航员可以在那里生活和工作,测试开发人类前往火星的新技术。据英国《卫报》20日报道,霍华德·胡表示,“阿耳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飞行测试任务是“人们长期探索深空的第一步”。无人驾驶的“猎户座”飞船预计于12月11日返回地球,“阿耳忒弥斯2号”载人飞行任务将于2024年执行。按照计划,“阿耳忒弥斯3号”可能会在2025年执行。

据悉,“阿耳忒弥斯”无人绕月飞行测试任务迄今已经耗资370亿美元,到2025年,相关项目的耗资可能达到900亿美元。(白晓)

OPPO悄悄上架新机:双曲屏+1亿像素+67W闪充,又一线下爆款机型!

OPPO和vivo都是主打线下渠道的品牌商,小米主打线上,线下运营成本更高,OV的线下运营和小米还不同,OV有代理商,而且还有几级代理商,层层拔羊毛下,到消费者身上将会承担更多的费用,以前OV代理商很赚钱,因为手机价格不那么透明,现在不同了,手机利润更低了!

这次OPPO悄悄上架一款新机,这款新机就是OPPO A1 Pro,虽然该机性价比很高,并非主打线下市场,不过预测这款手机又将成为线下爆款机型,因为它颜值很高,手感很好。

8GB+256GB版售价1999元

先来聊聊价格,现在的千元市场,曲面屏手机与荣耀X40、真我10Pro+和OPPO A1 Pro。

价格方面,几款手机相差并不大,而8GB+256GB版本,3款手机都是1999元,配置区别较大,真我10Pro+的性价比较高,但是品牌和口碑没有OPPO和荣耀好,是小众品牌。

OPPO A1 Pro硬件配置

下面我们来看看OPPO A1 Pro的一些配置。

首先是性能配置,虽然在宣传界面,OPPO很少提及性能配置,因为搭载的处理器是骁龙695,并非是什么光彩之事,比真我10Pro+搭载的天玑1080性能差一些,甚至跑分还比天玑900更低一些。

OPPO A1 Pro的优势是UI优化不差,它采用全新ColorOS 13系统,获得权威平台认可的流畅系统,稳定性和流畅性均非常高,还有最高12GB+8GB等效于20GB的运存拓展,日常使用足够流畅。

OPPO A1 Pro的屏幕和真我10Pro+基本一致,采用120Hz高刷双曲屏,旗舰级10.7亿色显示,2.32mm极窄下巴,而且非常护眼,达到2160Hz高频PMW调光,十分的护眼。

之所以说这款手机会成为线下爆款,那是因为它的颜值的确高,双曲屏设计,曲面弧度较大,而且机身非常轻薄,仅171g重量和7.7mm厚度,如果是女性用户,去线下看这款手机,价格那么便宜,颜值又那么高,估计很难拒绝,因此我预测该机线下销量一定会很好。

OPPO A1 Pro还搭载4800mAh大电池,因为骁龙695是台积电6nm低功耗处理器,采用OLED低功耗屏幕,续航表现十分出色,还有67W闪充加持,30分钟充电80%。

该机采用1亿像素主摄,三星HM6传感器,与红米K50至尊版同款主摄,由此可见红米这款旗舰机多少还是有些尴尬的,主摄配置被用在千元市场,可能是OPPO在报复小米,红米Note12Pro也将OPPO在旗舰机使用的索尼IMX766卖到了千元价位。

此外,该机的屏幕很耐摔,采用高质量柔性内屏,柔性屏因为具有一定的弯曲性,比硬屏更加耐摔,外屏采用了深度二次强化保护玻璃,加上机身四角加厚防护设计,足以挑战23道严苛硬核屏幕测试,具有5A钻石品质,看来是要打击小米旗下红米的“小金刚品质”。该机还支持NFC功能、双扬声器等。

总结

OPPO A1 Pro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8GB+256GB版仅1999元,与荣耀X40同价,不过在综合配置方面,OPPO A1 Pro要更强一些,荣耀X40仅在5100mAh电池占据优势,在屏幕、快充、拍照等方面,表现更差一些,荣耀X40还不支持NFC功能,采用单扬声器,对比之下OPPO A1 Pro的确实惠一些,大家认为呢?

诺基亚 T21 提前偷跑,预计 12 月发布

IT之家 11 月 20 日消息,HMD 在今年 9 月展示了诺基亚 T21 平板电脑,但官方并未透露诺基亚 T21 的发售日期。现在零售商 multitronic 提前上架了这款机型,表明诺基亚 T21 可能会在 12 月中旬上市销售。

其中,诺基亚 T21(4+128GB)版本的预计将会在 12 月 10 日至 12 月 12 日上市,而 4+64GB 版本的预计 12 月 28 日至 12 月 30 日上市。

从之前官方公布的内容来看,诺基亚 T21 搭载紫光展锐 T612 芯片,采用了 10.4 英寸 2000 x 1200 分辨率 (15:9) 的 LCD 屏,它支持主动式触控笔(Wacom WGP 和 Wacom Active ES 2.0),此外它还可以用作 Windows PC 的辅助显示器。

IT之家了解到,紫光展锐 T612 是展锐全新 8 核 LTE 移动平台,采用 DynamIQ 新一代大小核架构设计,于 2022 年 1 月 1 日发布,采用 12nm 工艺打造,拥有 2 个 1800MHz 的 Cortex-A75 和 6 个 1800MHz 的 Cortex-A55 核心。

该平板电脑支持双卡双待和 4G LTE 网络,运行 Android 12 系统,具有 4GB 内存和 64GB 或 128GB 存储空间,可使用 microSD 卡将存储空间扩展至 512GB。HMD 承诺为平板电脑提供 2 次操作系统更新和三年的每月安全补丁。

诺基亚 T21 采用 8MP 前置摄像头(后置 8MP 相机),机身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支持 IP52 级防水防尘。

此外,诺基亚 T21 内置 8200mAh 电池(额定 800 次循环),支持最高 18W 快充和 PD 3.0,提供 USB-C 2.0 接口,还有 3.5mm 耳机孔。

诺基亚 T21 平板电脑采用炭灰色设计,提供 4/64 GB 和 4/128 GB 存储配置,提供 Wi-Fi 和 4G / LTE 选项,全球平均建议价 239 欧元(约 1761 元人民币)和 273 欧元(约 2012 元人民币)起。